
发布日期:2025-08-07 13:57 点击次数:153
图片
人到退休年纪,子女大多数也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日子。
做父母的此时,与子女之间,已然是亲戚关系。
虽然父母心里每天都惦记子女,想对子女掏心掏肺说点心里话。
这份心是好的,但有些话,说出来本意是想拉近关系,
结果反倒让子女烦心,添堵,或者曲解其意,关系反而疏远了。
在我看来,下面这三种话,最好烂在肚子里,不要对子女说。
我这不是挑拨关系,而是真心为你好,一定要记住了。
图片
1、身体上的小毛病,别给子女压力,自己能处理的就不要说出口。
退休了,也人过中年,身体健康下降,有些小毛病很正常。
偶尔子女打电话询问,你可以说有哪些不舒服,但一定要说自己在做哪些治疗。
不要只说前半句,内心还期待子女每天跟上班打卡一样,给你打电话询问。
一定要跟子女交代自己在做的治疗,也别期盼子女立刻回来看你,陪你。
更不要把小病想象成多么大的疾病,甚至自我怀疑,是不是快到日子了。
子女正处在工作升值期,你把小毛病说太严重,会吓到那些真正有孝心的子女。
因为没有孝心的子女,再严重对他们来说,也是生命规律。
所以说,退休后,身体上的衰老,一些常见的小毛病,跟老伴,与老友,医生沟通一下。
给子女相对心安的空间,别跟他们讨论“生离死别”的事,有些话,说出来会让子女担心。
图片
2、你和老伴之间的恩恩怨怨,不要跟子女没完没了的说,他们不是审判官。
退休了的年纪,夫妻已经走过几十年的相伴岁月,有些矛盾是很正常的。
老话说,夫妻吵架不记仇!有上百次在买刀的路上,却买了对方买吃的排骨。
听女儿说的一句话,“一个池子里的”。她说我和老伴,还有她是一个池子里的。
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体的,荣辱相随,彼此要相亲相爱,而不是相互拆台。
若跟子女倾诉老伴的恩怨,一是希望子女跟自己站一个队里,二是希望子女对自己更好。
想想看我们自己,小时候,听母亲唠叨父亲的种种不是,是不是内心有种莫名的恐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子女的角度,谁愿意看到听到父母之间的恩怨。
老两口之间的矛盾分歧,关起门自己解决,风雨几十年了,没啥不能包容的。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去的路上,吃着家常饭,还是原配老伴最贴心。
别让子女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给儿孙一个和睦友爱的家,胜过一时嘴里痛快。
图片
3、存款是父母与子女间的敏感话题,可以说,但不要全说。
人性使然,即使是亲生孩子,还是要给自己留些退路和余地。
人老了,存款和退休金,是你的底气和体面尊严。
你手里的存款,是你在晚年时的话语权,不要过早告诉子女。
具体到自己的存款如何安排,不要轻易给任何人说,可以写在一个地方。
比如手机备忘录,电脑邮箱,不到最后,真没必要跟子女说那么多。
金钱是各种关系的试金石,有多少亲情被金钱摧毁。
独生子女还好些,多子女家庭,父母更不能透露金钱的分配问题。
若跟子女说存款具体数额,有能力的不惦记,没能力的会认为,早晚是我的。
所以说,少跟子女说自己的存款,即使你有再多的钱,也不必说出口。
让子女明白,老人的生活有保障,不需要子女给赡养费,就足够了。
具体有多少家底,越早说出来,家庭矛盾越多,还会让老人晚年凄凉。
图片
写在最后: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哪怕自己受苦受累,也不抱怨子女;
而子女未必对父母能做到无私的付出,他们常常会因小事嫌弃父母,跟父母争执。
所以,人一旦退休,子女各自成家,父母与子女相处,要跟朋友、亲戚一样。
彼此牵挂,但也要有分寸界限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与子女诉说的。
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慎言是一种智慧,更是一份保护。”
作为父母,不把以上三句话挂在嘴边,不是跟子女不亲近,而是保护你自己。
少说能更好地守护亲情,让家庭氛围更加和谐,自己的晚年有温暖的陪伴。
记住了,有分寸,界限感的亲情,才能更加温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